改革进入不惑之年,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改革40年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奇迹,但还存在着硬实力与软实力的落差,发展优势并没有转化为话语优势。因此,理解中国改革,也涉及到一个认知方法的转换,应该回到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中来理解中国改革。
新近出版的经济图书《中国的改革哲学》,将尝试“以中国为方法”理解中国改革,用基于中国的话语来解释中国的经济改革。这本书认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中庸和包容智慧,对中国改革路径的选择产生了潜在影响,正因为此,中国才能够在经济改革方案的设计中,不偏向任何一个极端,而是遵循混合至上、执两用中的方法论原则,形成了各种元素相互抵消缺点而又彼此激荡优势的“混合优势”。
这本书得到了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曹远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农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重阳投资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王庆等人作序或推荐。现将这本书的前言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编者
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哪个国家享有如此悠久的连绵不断的文明,抑或与其古老的战略和政治韬略的历史及传统如此一脉相承
——亨利·基辛格
(一)
许多年以后,当人们回望人类的21世纪,最值得记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进入新千年,人们见证了太多重大历史事件。纽约双子星座轰然倒塌,美国开启了全球反恐战争;雷曼兄弟意外陨落,一场持续近10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贸易保护、民粹主义、难民危机、恐怖袭击等沉渣泛起。与此同时,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突破,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未来。这些事件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但就对人类历史的长远影响来看,这些重大事件与中国崛起还不在一个层次上。
毫无疑问,中国崛起是21世纪最为重大的事件。
作出这一概括的不是中国人,而是西方的主流媒体。全球语言监测机构评出 21 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崛起高居榜首。从日本、韩国机场俯首即是的中文广告,到中国人设计的桥梁公路通行于非洲大陆,从巴黎奢侈品店门前由中国消费者排起的长队,到纽交所不断响起的由中国企业上市发起的敲钟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中国崛起带来的震撼。13亿多人开启现代化的征程,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进军,而能以如此之大的国家规模、人口规模实现后发赶超,在人类现代文明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壮举。
过去,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是“眼睛向西”,希望从西方先发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寻找摆脱贫困、走向现代文明的钥匙。现在,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很多发达国家也纷纷把目光转向东方,希望能从中国的改革实践中提炼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改革艺术、制度模式和治理经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与改革40年的经济奇迹同样受到瞩目的,是对中国改革的普遍性思考。“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等新概念,一时间成为风靡世界的学术热词,代表着人们对理解中国改革的热情期待。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新制度经济学奠基人科斯说,中国的改革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故事”,美国《时代》周刊写到,“这是我们时代的伟大故事,不是中国人的事,是我们的故事,是全人类的故事”。这个伟大的故事,也引起了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对它的认真思索:在波澜壮阔的发展奇迹背后,究竟潜藏着怎样的成功密码?中国改革40年的历程,拓展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这其中的核心启示是什么?向世界讲清楚这些问题,需要更好地讲述中国改革的伟大故事。中国不缺乏精彩的故事,缺乏的是精彩的讲述。
(二)
当我们谈论中国经济改革,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比较优势战略,市场导向改革,中国特色产权界定,发展主义政府引领……各种经济理论应运而生,都想破解中国改革成功的密码,并基于中国的改革实践提炼出具有普遍性价值的理论框架和制度模式。这不仅会丰富人类的知识版图,更会直接对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别于西方的“另一种可能性”,在知识和发展两个层面有益于人类的总体进步。
但是几乎所有的分析,从抽象意义上来说都集中于有形的制度模式层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制度经济学大师诺思认为,制度不仅有正式的、成文的制度规定,还有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比如说文化传统、民风习俗和意识形态等看不见的因素。从这样的视角来看,解读中国改革,就不能缺少基于文化的解释,新加坡《联合早报》这样总结︰在经济增长的故事以外,中国还有一个也许较不抢眼、较不具新闻轰动效应的故事——一个文明重建的故事。
历史学家史华慈说过,“人类过去的各方面经验,不论有益有害,都可能继续存在于现在之中” 并认为中国的传统与现代是“两种流动不居、互相渗透的状态” 。从这个视角来看,寻找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密码,就要找到中国改革的独特性,找到中国独有而其他国家所无的特质,这就是中国几千年来薪火相传、未曾断代的文化。那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它们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哲学观念和想象世界的方式,并没有埋进时间的故纸堆,而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依然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看待我们这个光怪陆离的现代世界。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敏锐地洞察到数千年历史传统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哪个国家享有如此悠久的连绵不断的文明,抑或与其古老的战略和政治韬略的历史及传统如此一脉相承。”因此,在探讨中国经济奇迹时,就不能忽视文化对于中国改革成功的重要意义。中央政治局委员刘鹤明确指出,“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在改革开始就起到重要作用,主要是按照循序渐进的传统和中庸文化特点摸索改革路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也说,“中国30年奇迹及其背后的制度演化逻辑同样清楚地表明,近30年内的经济变迁绝非是纯经济制度因素所能概括。”
这些洞见让人透过中国经济改革的40年,看到了中国文明延续的上下5000年。今天,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一个文明古国正在重拾昔日荣光。讲好中国的改革故事,也应该摒弃西方中心观,走出“被表达”、“被代言”的困境,努力“以中国为方法”理解中国改革,以5000年文明理解40年改革,在中国发现历史,在中国看见智慧,在中国遇见未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生代理 | 支付方式 | 网站地图 | 手机页面 | 友情链接
Copyright©1999-2018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0218183号 京ICP证161188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9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