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支一扶”考试群:460429003
【导语】面试环节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考生精心准备了三支一扶面试指导,供考生参考复习,帮助考生轻松备战三支一扶考试
曾有人这样形容过人生的三大境界,第一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是回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形容在人生当中从最初的单纯,到成熟,到淡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计划组织题,这种题型可能于这种境界截然相反,最初觉得很难,根本不会,这是很多考生刚接触这种题型时候的第一感觉,而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练习,把握了一些思路,又会觉得这种题目很好答,所有的题目看似都有“套路”可循,简直不要太容易,但是真的如此么?如果都是这个套路,那每个考生是不是就该答成一样的答案,这个时候你凭什么比别人分数高?所以,最后一个境界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我们必然是要把握每一种活动本身的亮点和特色的,这也正是考生需要把握的----如何让你的组织题“亮瞎”考官的眼。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讲解。
要答出一道组织题不难,但是要答好可并不简单,因为做事情总是有一些基本的规则的,比如时间流程,在很多时候活动都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的逻辑和思维去分析思考,但是如何在时间轴中突出题目本身的特色,一个就是需要了解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这决定了你答题的内容和你的特殊对象,甚至是你活动需要达成的效果。二就是一定要根据题干给你设定的条件答题,比如对象、主题、要求等。当然,所有的活动在事前总是需要有所准备的,可以有方案的制定,人员的协调,工作的分工,物资的购置,材料的准备等等,但是不要期盼用一套来应对所有的题目,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根据题干提供的有效信息,针对性的准备,比如了解一些与主题相关的信息,比如提前和相关的政府或社会组织提前协商,比如邀请特殊人员等等,甚至时间地点也可以突出特点。而事中的落实,这是需要看题目中要求的是什么活动,比如说宣传,大家一想到宣传其实就一定离不开现实中经常看到的那些方式,比如说张贴海报,拉横幅贴标语,发宣传单等等,有些考生也会想要标新立异,但是,方式不是越奇特越好,而是要越适合越好,比如你要到小学里面做宣传,那你就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做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宣传活动,比如动漫短片,比如趣味问答,也可以利用学校的特殊性,开展板报啊,主题班会等等,这样才能凸显出来题干的特色。最后结束的时候也可以有一些效果的检测评估,或是进一步扩大宣传的效果,二次宣传等。
中公教育专家以上讲解的都是常规题的答题思路,但是近几年省考在面试这类题型时,在问题的设定上做出了一些改变,比如:“你认为活动的重点是什么?”“你有什么创新的方式宣传?”“你要如何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等等,这类变形的问法其实还是在于如何组织,只不过突出的要素部分不一样而已。以一道省考真题为例:
【例题】
领导让你针对南昌海昏侯墓遗址进行旅游宣传,你会采取哪三种方式宣传?追问:你认为哪种宣传方式最好?
【题干分析】
第一步要明确活动的目的,做好题干分析。活动是做旅游宣传,所以肯定受众是全国民众,海昏侯墓遗址主要展现的是历史文化特色,所以在做宣传的时候要针对文化传承,历史特色等方面的内容,由于在宣传的时候问法上就是关于方式的提取,所以完全是可以省略前期的种种准备,直接说明有什么方法,告知理由就好了。
【中公解析】
对南昌海昏侯墓遗址进行旅游宣传,能够大大提升南昌的城市文化底蕴,振奋南昌的城市文化精神,引领江西文化旅游强省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而创意宣传无非是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的关注,让南昌可以得以展现出历史文化名城的今日雄风。我将会采取以下三种旅游宣传方案。
第一,可以海昏侯为原型,拍摄相关纪录片或请名人扮演海昏侯,拍摄海报,以此来发挥名人效应,也可以更好的对外展示海昏侯这样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在江西电视台,甚至是其他电视台都可以播放这样一个历史短片,并且可以翻译成英文版本,以便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前来光临。
第二,可以建设一个旅游带,将各大江西特色景点囊括其中。这就可以在海昏侯墓遗址上面建设一个历史博物馆,与各大旅行社联合对外推广特色旅游线路,并且可以给予旅行社一定的政策优惠,以此带动更多的旅客前来参观,也可以带动其他景区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可以组织一些“汉”文化爱好者前来景地,组织一系列文化表演,穿汉服,表演汉代礼仪,歌舞等等,邀请主流媒体参与,在江西政府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旅游杂志编辑前来,从而多方位,打造立体宣传方式。
以上三种旅游宣传方案我认为第二种是最好的。因为第二种考虑的是整个江西旅游的发展,而且能够结合江西特色,“江西这边风景独好”的理念也是深入人心,不仅仅是海昏侯或者南昌,乃至江西经济社会和全江西百姓生活水平都能够得到提高,建立江西特色旅游经济带,共享特色旅游带来的好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生代理 | 支付方式 | 网站地图 | 手机页面 | 友情链接
Copyright©1999-2018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0218183号 京ICP证161188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9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