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四川公务员面试热点:“不打针爷爷”,真正的医者仁心

2018-04-11 10:26:34   来源:四川中公教育网    点击:

【热点概述】

在河北,有位出了名的儿科医生,小患者们亲切地叫他“不打针爷爷”。他是全国著名儿科专家,河北省儿童医院名誉院长——胡皓夫。

从1989年开始,胡皓夫基本上就没给孩子打过针,尤其是5岁以下的小孩。因为他认为打针部位不准确,可能会损伤神经,引起其他症状,消毒不严格的还会造成感染。胡教授曾经用8毛钱的药治好了一个小孩的高烧。他认为,药不是越贵越好,用得合适的才是好药。当时的河北省卫生厅曾为胡皓夫特批了30元的特需专家挂号费。他得知后马上反对。后来也一直坚持着一般专家的9元挂号费。他说,查房时,常能看到农村的家长就着咸菜吃馒头,是为了省钱给孩子看病。省下20元挂号费,他们就能给孩子多买点药。

退休十几年,他仍然坚持出门诊、查病房。胡教授患有严重的痛风和关节肿大,行走不便且握笔困难,连开处方都很费劲,但他却拒绝别人代笔。几十年如一日早上7时就到医院。他说因为来的都是孩子,早点来就不耽误孩子们上学的时间。他希望能用自己有限的力量,治疗更多的孩子,帮助更多的孩子从抗生素滥用中解脱出来。

半个多世纪的从医路上,胡皓夫始终坚持认为,作为医生,仁义道德应该放在首位。“医,乃仁术也。”这是胡皓夫的座右铭。儿科医生要建立自己的诊断思路,减少遗忘和无序,从而使自己临危不惧、急中生智。

【模拟命题】

阅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看法?

【参考答案】

“不打针爷爷”身上所体现的那种敬业奉献的精神品质、高超娴熟的医术以及高尚的医德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

首先,胡教授退休却不退岗,十几年来,坚持出门诊、查病房。虽然患有严重的痛风和关节肿大,行走不便且握笔困难,但他却拒绝别人代笔。几十年如一日早上7时就到医院。他的敬业奉献帮助了很多生病的孩子,使他们重回健康,这不仅是他自我人生价值的体现,同时也创造了不可磨灭的社会价值。反观当下,有些人工作目标不清晰,工作态度不积极,干一行却厌一行,周一盼周末,上班等下班的这种不良风气也屡禁不止,跟胡教授的这种精神品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要积极学习胡医生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牢牢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做好本职工作,解决群众问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发挥光和热。

其次,胡医生高超娴熟的医术也值得赞赏。不打针治疗,八毛钱就治好高烧,不开贵的药,只用对的药,胡教授的医术不仅减少了孩子的痛苦,而且也减少了家庭的药物支出负担。相比现在有些医生热衷于用一大堆的检查以及抗生素来治病,虽然暂时稳定了病情,但是却给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胡医生的事例启示我,应该通过努力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养成精益求精、兢兢业业的工作习惯,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最后,胡医生高尚的医德在当下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坚持不用专家挂号费,为病患省钱,行医治病,始终把仁义道德摆在首位。他不仅给医生群体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时也宣扬了一种清正廉洁的风气。当下医患矛盾较严重,医生与患者之间冲突也时有发生,除却患者的因素,也反映了一些医生存在着职业操守缺失,职业道德修养不足的问题。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我们在工作中也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不管在什么行业,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把道德放在首位,做到以德为先,以诚待人。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lm]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